金年会

欢迎访问金年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学习与研究》||李增军:全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发布日期:2020-10-21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全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李增军

习近平同志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神圣职责,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时代重任。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庄严使命。

一、准确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最鲜亮的思想底色。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事关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全局性和现实性。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活跃而敏感,但缺少足够的理论辨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实践历练,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特别是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高校要以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推手,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帮助他们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信念,矢志不渝地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生。高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特别强调,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今天,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价值缺失和信仰错位,特别是一些错误腐朽思想观点沉渣泛起,泛娱乐主义盛行,甚至一些封建迷信、现代迷信也在广泛流行,使得信仰争夺战日趋激烈和复杂化,共产主义信仰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地位受到空前挑战和强烈冲击。面对这一严峻态势,加强对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刻不容缓,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到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引导他们始终保持在人生追求上的共产主义理想定力,引导他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深刻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抢占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制高点,意义重大而深远。当代大学生是一个胸怀理想、富有朝气、最具梦想的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应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支柱和精神底色。但在社会现实中,国内外的各种错误思潮给青年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其意识形态的认知产生冲击,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说服力和实际效果。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学校管理,坚持不懈抓牢抓实抓细,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厚植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与教学科研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提升政治能力,涵养政治生态。一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打造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维护者。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做到以上率下。二要坚持突出政治功能,深入推进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坚持“像培养学术骨干一样培养党支部书记”。完善支部设置、政策保障、平台支撑、工作激励、考核评议等五大机制,激发基层支部活力。三要坚持完善制度体系,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高校党建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广大师生的终身课题,健全党员教师践行意识形态工作职责的长效机制。

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高校必须站在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牢记立德树人的庄严使命,始终把准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立校之本,强化使命担当。一要坚持以学立德。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既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又要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聚焦学生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二要坚持以文养德。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校内论坛、媒体平台,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传承大学精神,以校训、校风涵育学生品格情操;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向纵深发展,系统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三要强化实践养成。搭建社会实践大平台,推进教室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有计划、有导向地组织学生赴基层进行实践锻炼,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

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和形成“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一要明确目标,把紧“方向盘”。引导广大教师切实增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强化思想和行动共识,始终把准“三全育人”鲜明导向,坚持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坚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二要抓住关键,打造“大熔炉”。遵循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使“三全育人”有机融入学校制度规范体系,成为全面工作的价值准绳和基本遵循。推动学校各项教育工作、育人元素、校内外资源整合协同,实现政策导向向育人环节倾斜、教师精力向育人环节汇聚、有效资源向育人环节聚集的良好局面。三要精心谋划,绘好“施工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规划育人项目,细化在各个育人要素中实施立德树人工作的具体操作步骤和环节,明确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形成具有指导性、实践性、可落地的“路线图”。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要求广大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树人先立师,立师必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持续用力,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新生态。一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表现作为人才选聘、职称评审、导师遴选、岗位考核、评优评先的首要标准,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信仰”本位,保持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切实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二要完善教师荣誉体系。抓好典型示范引领,组织开展向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学习活动,凝聚正能量。开展学校“教书育人标兵”评选活动,加强先进事迹宣传,讲好身边的师德故事。三要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坚持绩效考核和正向激励相结合原则,建立健全教师立德树人行为引导机制、立德树人履职情况考评机制、失范必究落实机制等,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开辟线上线下两条战线。高校要牢固树立“学生在哪里,意识形态的阵地就建在哪里”的理念,坚持导向为魂、网络为先、内容为王。基于构建“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新模式,把推进内容建设、规范网络行为、丰富平台载体、强化综合治理作为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立破并举、治管结合,着力打造天朗气清、绿色文明的网络空间。一要着力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统筹各网站、新媒体和客户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同时注重掌握校园舆情动态,有序引导师生客观、理性、全面地看待各种问题,努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导向。二要着力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整合学校网络资源,建立意识形态研究中心和教育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培训。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规程,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从源头上阻断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的不良传播及影响。三要着力打造意识形态工作的现代风格和亲和力。深刻认识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和特点,主动把握数字媒体向智能媒体跨越发展的新态势新趋势,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积极做好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坚持大屏小屏并重,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鲜活度生命力主动权。

(作者系金年会党委书记、研究员)

 

上一条:人民周刊||李增军:混合所有制办学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下一条:李增军应邀为《河北发展》撰写理论文章为十四五献策

关闭

XML 地图